📖
Computer Network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第一章:网络基础知识
  • 第二章:TCP/IP基础知识
  • 第三章:数据链路层
    • 1. 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
    • 2. 数据链路层功能
    • 3. 介质访问控制
    • 4. 局域网 & 应用
    • 5. 数据链路层设备
  • 第四章:网络层
    • 1. 网络层概述 & 功能
    • 2. IP 数据报
    • 3. 网络层相关协议
    • 4. IPv6
    • 5. 路由算法 & 路由协议
    • 6. IP 组播
    • 7. 移动 IP
    • 8. 网络层设备:路由器
  • 第五章:传输层
    • 1. 传输层概述
    • 2. UDP
    • 3. TCP
  • 第六章:应用层
    • 1. 网络应用模型
    • 2. 域名解析系统 DNS
    • 3. 文件传输协议 FTP
    • 4. 电子邮件
    • 5. 万维网 & HTTP 协议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1. 传输层的两个协议
  • 1.1 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 TCP
  • 1.2 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
  • 2. 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第五章:传输层

1. 传输层概述

传输层是只有主机才有的层次,路由器只有下三层(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)

传输层承上启下:为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,使用网络层的服务

传输层的功能:

  1. 传输层提供进程和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

    网络层提供主机和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

  2. 复用 & 分用

    复用:多个进程的数据打包成一个报文发出

    分用:到了目的地,一个报文分成多个进程的数据发送给相应的进程

  3. 传输层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控制

  4. 传输层的两种协议(UDP、TCP)

1. 传输层的两个协议

1.1 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 TCP

过程: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建立连接,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。不提供广播或多播服务。由于 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,因此不可避免增加了许多开销:确认、流量控制、计时器、连接管理等

特点:可靠,面向连接,时延大,适用于大文件

1.2 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

过程: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,收到 UDP 报文后也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

特点:不可靠,无连接,时延小,适用于小文件

2. 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

复用:应用层所有的应用进程都可以通过传输层再传输到网络层

分用:传输层从网络层收到数据后交付指明的应用进程

端口:传输层的 SAP,标识主机中的应用进程

  • 端口号只有本地意义,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是没有联系的

  • 端口号长度为 16bit,能表示 65536 个不同的端口号

端口号分类:

  • 服务端使用的端口号

    • 熟知端口号:给 TCP/IP 最重要的一些应用程序,让所有用户都知道(0 ~ 1023)

    • 登记端口号: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(1024 ~ 49151)

  • 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

    • 仅在客户进程运行时才动态选择的端口号(49152 ~ 65535)

应用程序

FTP

TELNET

SMTP

DNS

TFTP

HTTP

SNMP

熟知端口号

21

23

25

53

69

80

161

在网络中采用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套接字组合来识别端点,套接字唯一标识了网络中的一个主机和它上面的一个进程。

  • 套接字 Socket = (主机 IP 地址,端口号)

Previous第五章:传输层Next2. UDP

Last updated 4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